儿童袜厂家
免费服务热线

Free service

hotline

010-00000000
儿童袜厂家
热门搜索:
技术资讯
当前位置:首页 > 技术资讯

金朝南宋时期的秦陇地区金朝统治下的秦陇地区-【xinwen】

发布时间:2021-10-12 10:08:53 阅读: 来源:儿童袜厂家

北宋灭亡后,宋祚南移,原系北宋疆域的秦陇地区被女真金朝占据,而陇南一隅则成为南宋辖区。金朝统治时,在政治、经济方面采取诸多措施,力图巩固统治,发展经济,缓和民族矛盾。南宋统治下的陇南一隅,经吴□、弟吴□及其子吴挺父子两代经营,成为抗金的基地和与宋夏联络的通道。秦陇地区出现宋、金政权并存发展的格局。

一、金朝的建立与辽、北宋的灭亡

(一)女真族的兴起与发展

女真族是黑水的后裔,他们长期生活在松花江、黑龙江中下游及长白山一带。五代时,人始改称为女真。女真人原出自黑水褐,早在唐灭高句丽时,即分散迁徙,后渤海强盛,黑水的一部分乘机向南迁徙,契丹称这些黑水为女真。《金史》卷10《世纪》谓:“黑水居肃慎地……五代时,契丹尽取渤海地,而黑水附属于契丹。其在南者籍契丹,号熟女真;其在北者不在契丹籍,号生女真。”生女真人数众多,有几十部落,小者千户,大者数千户,散居山谷间。其中以完颜部最为强大,由十二氏族组成。建立金朝的完颜阿骨打就出身于这个部落。

公元10世纪末至11世纪初,生女真各部先后过上定居生活,并开始使用铁器。其中完颜部在绥可为部落联盟首领时,已定居在按出虎水(今黑龙江省阿城县阿什河),并在那里种植五谷,“烧炭炼铁”,制造车船,修建屋宇,社会生产力有了显著发展。至11世纪中期,完颜部乌古继任酋长,接受辽朝的节度使官职,声势大盛,各部均听从他的命令。此时的完颜部已成为统一女真诸部的核心。至11世纪末,完颜部统一了生女真各部,政令统一,奠定了建国的基础。

(二)金朝建立与辽朝灭亡

辽天庆三年(1113年、宋政和三年),乌古之孙完颜阿骨打继任生女真部落联盟酋长(都勃极烈),他顺应女真族人民反抗奴役的要求,利用女真人对辽的愤恨,起兵反辽。辽天庆四年(1114年、宋政和四年)九月,完颜阿骨打率军誓师反辽,并攻占宁江州(治今吉林省扶余县东南)。两个月后,又以少胜多,在出河店(今黑龙江省肇源县境)打败辽军,并乘胜攻占了宾州(治今吉林省农安县东北红石垒)、祥州(治今吉林省农安县东北)、咸州(治今辽宁开源老城镇),在军事上形成直捣黄龙府(治今吉林农安县)的形势。与此同时,完颜阿骨打改革原有的政治、军事制度,形成了一套适应女真奴隶制的国家体制,为女真族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。

随着占领区的不断扩大,辽天庆五年(1115年、金收国元年)正月,完颜阿骨打仿汉族制度,称皇帝,即金太祖,建国号“大金”,年号“收国”,都会宁府(治今黑龙江省阿城县南白城子)。完颜阿骨打即皇帝位时对群臣说:“辽以宾铁为号,取其坚也。宾铁虽坚,终亦变坏,惟金不变不坏。金之色白,完颜部色尚白。”

金国建立后,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立即率军攻克辽北方重镇黄龙府,又在护步答冈(今黑龙江省五常县西),击破辽军主力。收国二年(1116年、辽天庆六年)四月,收复辽东半岛以东地区。金天辅元年(1117年、辽天庆七年),金军攻占了泰、显、乾、懿、豪、徽、成、川、惠等州(以上各州均在今吉林、辽宁境内),辽朝灭亡已成定局。金天辅四年(1120年、辽天庆十年)四月,金太祖率军向辽境内全面进攻,占领辽上京临潢府(治今内蒙巴林左旗南),辽天祚帝逃往西京,辽境内大部分城市先后被占领。天辅五年(1121年、辽保大元年),为了彻底消灭辽朝,金再次出兵,天辅六年(1122年)正月,攻克高、恩、回纥三城,取辽中京大定府(治今辽宁凌源县北)、泽州(治今山西晋城县)、西京大同府(治今山西省大同市)、南京析津府(治今北京市)。辽天祚帝逃入夹山(今内蒙古土默特左旗西北)地区。金天会三年(1125年)五月,天祚帝被擒,辽朝灭亡。在辽朝灭亡前夕,辽朝皇族耶律大石率部西迁,在中亚地区建立西辽,这是辽朝在新的民族地区的延续与发展。

(三)金朝南攻与北宋灭亡

辽朝灭亡后,金便全力以赴攻掠。金天会三年(1125年、宋宣和七年)十月,金太宗正式下诏伐宋,分军两路。西路军以完颜宗翰(粘罕)为主将,由大同进攻太原;东路军主将是完颜宗望(斡离不),由南京入燕山(宋改燕京为燕山府,治今北京市),两路金军计划在宋朝首都开封会师。十月,宗望军攻檀州(治今河北密云县)、蓟州(治今河北蓟县)后,在白河大败宋军,宋燕京守将郭药师等降金,金军入燕京,然后长驱南下,进抵东京(今河南开封市)。宋靖康元年(1126年、金天会四年)正月,宋钦宗下诏亲征,部署抗金。由于取道太原的金西路军受阻,不能按时会合,于是宗望不敢冒险决战,遂与宋议和,金得河间(治今河北河间县)、中山(治今河北正定县)等地后退兵。

金西路宗翰军攻下朔(治今山西朔县)、代州(治今山西代县),进围太原(今山西太原市),并击败宋援军,宋军折损惨重,形势危急。金天会四年(1126年,宋靖康元年)八月,金太宗再次诏左副元帅宗翰、右副元帅宗望伐宋。两路金军分别自西京(治今河南洛阳市)、保州(治今河北保定市)南下,计划在开封会师。九月,在宗翰西路军猛攻下,被围八个多月的太原守军粮尽援绝,太原城被攻破。金军渡黄河后,分兵扼守住潼关,以断绝西北援军的来路,于是东向直指汴京。东路军宗望也在十一月攻河北重镇真定,从大名府(治今北京)渡河南下。十二月,金两路军会合于开封城下,乘大雪天攻城。东京城破后,宋钦宗投降。金天会五年(1127年、宋靖康二年)四月,金军在东京大肆掳掠后,俘、钦宗二帝并大批人口、财物北返,北宋灭亡。金天会五年(1127年、南宋建炎元年)五月,宋朝的河北兵马大元帅、康王在归德(治所在宋州,今河南商丘县南)即位,改元建炎,史称南宋,赵构即为。

二、争夺西北五路

原北宋延、秦凤、环庆、泾原、熙河五路大部在今甘肃境内,战略地位重要。“天下若常山蛇势,秦、蜀为首,东南为尾,中原为脊,将图恢复,必在川、陕。”而且山势高峻,进退皆宜,毗邻四川,物产丰富,财力雄厚。这一地区也是宋朝市马之地,、吐蕃等向宋朝供给马匹,民众勇悍善战,吃苦耐劳,于是遂有“天下精兵健马皆在西北”之赞誉。正因为如此,西北五路成为金朝进攻的重点之一,宋金争夺西北五路的斗争异常激烈。

(一)富平之战

北宋灭亡后,金兵撤退,但金灭宋的决策并未改变。南宋建立之初,建炎(1127-1130)年间,金军曾连续三次向宋遣兵南攻,展开大规模的攻略,穷追宋高宗至海上,几乎倾覆南宋。与此同时,金军也向关陕重地不断发动进攻。

金天会五年(1127年、宋建炎元年)十二月,金军分三路南下,西路军统帅宗翰率兵向洛阳进军,并命娄室率军指向“关陕重地”。金天会六年(1128年、宋建炎二年)二月,娄室军攻下同州(治今陕西合阳县)、华(治今陕西华县)、京兆(治今陕西西安市)、凤翔(治今陕西凤翔县)等地。此次出兵时,金军东、西两路发生分歧,河北诸将主张停止陕西用兵,河东诸将反对,认为“陕西与西夏为邻,事重体大,兵不可罢”。宗翰认为“河北不足虞,宜先事陕西,略定五路,既弱西夏,然后取宋”。双方争执不下,金太宗两用其策,“康王构当穷其所往而追之。俟平宋,当立藩辅如张邦昌者。陕右之地,亦未可置而不取”。于是命娄室率军攻陕西。在金军的强大攻势下,麟(治今陕西神木县北)、府(今陕西府谷县)、丰(治今山西河曲县西)、京兆府、巩州皆降。

金天会八年(1130年、宋建炎四年)二月,宗弼领兵在杭州大掠北还时,先后在镇江(治今江苏镇江市)、建康(治今江苏南京市)遭到宋军阻击,金将兀术率领的金军主力在黄天荡遭受痛创,锐气大挫,金军进攻江南的战争至此告一段落,遂将重点进攻的矛头指向陕西。天会八年(1130年、建炎四年)七月,先遣娄室经略陕西,所下城邑“叛服不常”,元帅府召集诸将商议,皆以为“兵威非不足,绥怀之道有所未尽。诚得位望隆重、恩威并济者以往,可指日而定”。以前南下攻宋时,以东路军为主,西路军配合,宗翰在提出增兵陕西时说:“陕西五路兵力雄劲,当并力攻取。”太宗采纳宗翰意见,遣右副元帅宗辅去陕西。

天会八年九月,宋川陕宣抚处置使张浚调诸路军队,集骑兵六万,步兵十二万,进至富平(今陕西富平县),欲与金军决战。宗辅至陕西洛水治兵,以娄室为左翼,宗弼为右翼,两军并进攻富平。此时宋军屯于富平,而金兵屯于下(今陕西富平县东),娄室的军队还在绥德(今陕西绥德县),未与主力会合。宋军诸将要求乘此时机发动攻势,被张浚拒绝,而在设营布阵上又犯了军事错误。当时宋朝运送军需的人到达营地后,他们就围绕军营结成小寨,用车马作围墙,驻地寨寨相连。吴等认为这堵塞军队出入之路,建议把军队移至高地,张浚又不采纳。正当张浚盲目轻敌时,娄室派出精兵三千,用土袋填平沼泽,然后直冲乡民小寨。百姓惊恐,奔入军营,宋军营顿时大乱。是役“自日中至于昏暮,凡六合战”,虽双方混战厮杀,一度不分上下,但毕竟宋军弱点明显,人心不一。当金兵进攻环庆军时,其他各路不去援救,时逢赵哲撤离部队,将士见尘土飞扬,误以为战败,于是皆溃散逃亡,导致全军大败。随后耀州(治今陕西耀县)、凤翔府(治今陕西凤翔县)相继附金。

(二)争夺西北五路

富平之战的失败,形成了西北五路的危机,而张浚在战后处置又不讲究策略,轻率地杀死赵哲与曲端,又直接导致五路失陷,金人占领西北地区。

赵哲的临阵先逃,引起全军惊溃。此时,须采取妥善措施,以稳定军心。张浚却匆忙召集诸将,将赵哲斩于堠下。结果造成众语喧哗,舆论不服。张浚遣散诸路军队,“令方出口,诸路之兵已行,俄顷兵尽”。赵哲被杀后,在张浚幕客刘子羽的指使下,孙恂又杀死统领官张忠、乔泽。统制官慕洧等不满,且恐被杀,便发动兵变,反攻环州(治今甘肃环县)。张浚遣统制李彦琪援救环州,又命经略使刘追击慕洧,慕洧附于夏国。刘临行,留部将张中彦、赵彬守渭州,二人相谋“逐而据泾原”。在军事形势日益严峻的形势下,张浚将屡立战功、享有威望的曲端处死于恭州(治今四川重庆市)。远近士民闻曲端死,都心怀不满,皆不服气,于是“军民益体解”。

在金军的强大攻势下,宋军无力抵抗,节节败退,从兴元(治今陕西南郑县)退至秦州,再从秦州到兴州(治今陕西省略阳县)。金天会八年(1130年、宋建炎四年)十一月,宗辅军攻下泾州(治今甘肃泾川县),败宋军于瓦亭(今平凉安国镇西),原州降,撒离喝破德顺军静边寨(今甘肃静宁县东南),宋泾原路统制使张中孚、知镇戎军李彦琦以城降。十二月,宋秦凤路都统制吴军于陇州(治今陕西陇县)境上,被招讨都监马五击走。宗辅进兵降甘泉等三堡,取保川城,破宋熙河路副总管军三万,获马千余,拔安西等二寨,熙州降。娄室病死后,以阿卢补为左翼都统,宗弼为右翼都统,分别招降尚未攻下的城邑。天会九年(1131年、宋建炎五年)正月,“遂得巩、洮、河、乐、西宁、兰、廓、积石等州,定远、和政、甘峪、宁洮、安陇等城寨及镇堡蕃汉营部四十余”。十月,撒离喝攻下庆阳府(治今甘肃庆阳市西峰区),慕洧以环州降,于是西北五路尽为金朝占领。

金占领北方后,为了有效地统治占领区,缓和北方人民对金朝的反抗情绪,采取树立傀儡政权的办法。金天会五年(1127年、宋建炎元年)三月,金朝立张邦昌为大楚皇帝,定都金陵(今南京市)。宋高宗即位,杀张邦昌,金朝又于天会八年(1130年、宋建炎四年)九月,立刘豫为“大齐皇帝”,都大名府(治今河北大名县),将山东、河南、陕西划归其管辖。金占领西北五路后,将西北五路的统治权交给刘豫。刘豫派张中孚守平凉,张中彦守秦州,赵彬守庆州,慕洧守环州。从此,西北五路地区长期处于金朝的统治下。

三、宋金划界与秦陇行政建制

(一)宋金划界

关于金朝疆域的划界,文献资料有明确记载。据《金史》卷24《地理上》载:“金之壤地封疆,东极吉里迷兀的改诸野人之境,北自蒲与路之北三千余里,火鲁火疃谋克地为边,右旋入泰州婆庐火所浚界壕而西,经临潢、金山,跨庆、桓、抚、昌、净州之北,出天山外,包东胜,接西夏,逾黄河,复西历葭州及米脂寨,出临洮府、会州、积石之外,与生羌地相错。复自积石诸山之南左折而东,逾洮州,越盐川堡,循渭至大散关北,并山入京兆,络商州,南以唐邓西南皆四十里,取淮之中流为界,而与宋为表里。”

根据文献的记载,金朝的北部与东北边界继承了辽代的旧界,其北部边境至贝加尔湖、外兴安岭,东北至鄂霍次克海及日本海。东南以鸭绿江为界,与高丽国为邻。上述文献中所载:“复自积石诸山之南左折而东,逾洮州,越盐川堡,循渭至大散关北,并山入京兆,络商州,南以唐邓西南皆四十里,取淮之中流为界,而与宋为表里。”这就是金朝皇统元年(1141年、宋绍兴十一年)十月,都元帅宗弼与南宋议和时所划定的疆界,“以淮水中流为界,西有唐、邓州割属上国。自邓州西四十里并南四十里为界,属邓州”。金朝西部边界与西夏划界。金天会二年(1124年、西夏元德六年)正月,西夏奉表附金后,金朝将原属辽的西北地区,阴山以南、吐禄泊以西的土地给夏,后又于天会五年(1127年、西夏正德元年),金朝又将陕西西北地割给西夏,以河为界,抵偿金夺回的天德(治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西南)、云内(治今内蒙古托克托县东北古城乡)之地。《金史》卷26《地理下》记载了金夏在陕西的划界情况:“天会五年,元帅府宗翰、宗望奉诏伐宋,若克宋则割地以赐夏。及宋既克,乃分割楚、夏疆封,自麟府路洛阳沟距黄河西岸,西历暖泉堡,延路米脂谷至累胜寨,环庆路威边寨九星原至委布谷口,泾原路威川寨略古萧关至北谷口,秦凤路通怀堡至古会州,自此距黄河,依见流分熙河路尽西边,以限楚、夏之封,或指定地名有悬邈者,相地势从便分画。”

此后,天会十四年(1136年、西夏大德二年)七月,西夏攻占了乐州(治今青海乐都县)与西宁州(治今青海西宁市),天会十五年,金朝接受西夏的请求,将乐州与积石州(治今青海贵德县)、廓州(治今青海化隆县)割给西夏。皇统六年(1146年),又从西夏所请,将德威城(今甘肃靖远县西南黄河东岸)、西安州(治今宁夏海原县)、定边军(治今甘肃环县东北)等沿边地赐予西夏。

金朝疆域的划界,确定了秦陇除陇南一小块地区属南宋辖地及河西走廊属西夏外,秦陇大部地区系金朝领地。

(二)秦陇行政建制

金朝在熙宗以前,行政建制并不统一,直到熙宗时,才按照辽、宋旧制进行改革,确定全国的区域划分,金朝才有全国性的统一制度。金熙宗在收复河南、陕西地区后,设京、路、府、州、军、县。诸京设留守司,留守带本府尹兼本路兵马都总管。路设兵马都总管统领军兵,路治所有些地方称为总管府,由兵马总管兼任总管府的称尹,不兼总管府的只称府,长官为府尹。各地州、军设节度使、防御使、刺史,领军兵兼管。县一级不专设军兵,县令只管民政。州县以下基层组织为村社。金制的特点是:京、路、府、州、军的军事、行政统由各京、路官员管理,这是在采用汉制的同时,还保持女真军政一体的旧俗。金朝时期,秦陇地区主要归属庆原、临洮二路管辖。

1.庆原路

旧作陕西西路,系宋环庆路、泾原路。路辖有府一,领节镇二,刺郡三,县十八,镇二十三,城二,堡四,寨二十二,边将营八。该路北接西夏,西及南与临洮路,东与延路相接。除州(治今陕西彬县)外,其余大部州县在今甘肃境内。

庆阳府(治今甘肃庆阳市西峰区),宋安化郡,庆阳军节度,本庆州,金初改安国军,后置安定军节度使兼总管,金皇统二年(1142年)置总管府。辖三县、七镇、二城、三寨、堡一。安化县(治今甘肃庆阳);彭原县(今甘肃庆阳董志北)辖董志、赤城二镇;合水县(治今甘肃合水县)辖金□、怀安、业乐、五交、景山五镇,白豹、大顺二城,安疆、华池、柔远三寨,荔原一堡。

环州(治今甘肃环县),原宋永兴军路辖区,后为环庆路属州,金朝初期因之。金大定(1161-1189)间升为刺郡。辖通远(治今甘肃环县)一县,合道、马岭、木波三镇,定边、平远、永和、洪德、乌伦、安边六寨,旧有惠丁、射香、流井三堡,废后,为木瓜、归德、兴平三堡。

宁州(治今甘肃宁县),原宋永兴军路辖区,后为环庆路属州,系彭原郡兴宁军节度,金朝初期袭用。金皇统二年(1142年)降为军,仍加“西”字,天德二年(1150年)去“西”字,为刺郡。辖四县、五镇。安定县(治今甘肃宁县),本名定安,大定七年(1167年)更为安定,辖交城镇;定平县(治今甘肃宁县东南),辖枣社、大昌二镇;真宁县(治今甘肃正宁县西南),辖要关、山河二镇;襄乐县(治今甘肃合水县南)。

州(治今陕西彬县),宋新平郡静难军节度,金朝初期袭用。领新平(今陕西彬县)、淳化(今陕西淳化)、宜禄(今陕西长武)、永寿(今陕西永寿北)、三水(今陕西旬邑北)五县,镇三、寨一。宜禄县辖亭口镇,永寿县辖永寿镇、常宁寨,旧有邵寨镇,后割属泾川(治今甘肃泾川县),三水县辖清泉镇。

原州(治今甘肃镇原县),原宋泾原路属州,系宋平凉郡军事,金大定二十七年(1187年)为泾州支郡,后复军事。辖临泾(今甘肃镇原县)、彭阳(今甘肃庆阳董志东)二县,镇三、寨五。彭阳县辖萧镇、柳泉、新城三镇,绥宁、平安、靖安、开边、西壕五寨。

泾州(治今甘肃泾川县),原宋彰武军节度,旧治在泾川,后于元光二年(1223年)移治长武(今陕西长武县),辖泾川(今甘肃泾川县)、长武、良原(今甘肃泾川西南)、灵台(治今甘肃灵台县)四县,泾川县辖官地寨;灵台县辖百里、邵寨二镇。

边将营,第二将营在荔原堡西,白豹城南75里,次西第四将营,次西第三将营,次西第八将营,次西第七将营,次西第九将营,次西第六将营,次西第五将营。

2.临洮路

原宋熙河路、秦凤路。金皇统二年(1142年),改熙州为临洮府,置熙秦路总管府。大定二十七年(1187年)改今名。府一,领节镇一,防御一,刺郡四,县十三,镇六,堡十二,寨九,关二。该路北与西夏、西与河湟吐蕃、南与南宋相接,东与庆原路及京兆府路一部分相接,除积石州部分地区在今青海省外,大部在今甘肃境内。

临洮府(治今甘肃临洮县),宋旧熙州临洮郡,镇洮军节度,后改为德顺军,金皇统二年(1142年)置总管府。辖县三、镇一、城一、堡四。狄道县(今临洮县)辖镇平镇、景骨城;当川县(今甘肃康乐县北)辖通谷堡;康乐县(今甘肃康乐县)辖渭源(今甘肃渭源县)、临洮、南川三堡。

积石州(治今青海循化县),本宋积石军(治今青海贵德县)溪哥城,金大定二十二年(1182年)升为州。辖县一、城三、堡三。怀羌县(今甘肃临夏市南)辖循化、大通、来羌三城,通津、临滩、来同三堡。

洮州(治今甘肃临潭县),宋熙河路属州。宋元符二年(1099年)收复,后弃之不守,大观二年(1108年)再收复,改临洮城仍旧为洮州。金时,与南宋边界相邻。辖通堡、铁城堡。

兰州(治今甘肃兰州市),宋熙河兰会路属州,宋金城郡军事。辖定远(今甘肃榆中县定远)、龛谷(今甘肃榆中县小康营)、阿干(今兰州阿干镇)三县,镇三、城二、堡三、关一。定远县,兼第十将。龛谷县,宋龛谷寨。阿干县,宋阿干寨,辖宁远、安羌二城,东关、质孤、西关堡,其中西关、质孤二堡临西夏边境,质孤堡兼第八将;辖原川、猪觜、纳米三镇及京玉关。

巩州(治今甘肃陇西县),本宋通远军,金皇统二年(1142年)为通远军节度使。辖陇西(今陇西)、通渭(今通渭)、定西(今定西南)、通西(今陇西北)、安西(今定西市安定区)五县,寨四、镇一。定西县,贞四年(1216年)六月升为州,以通西、安西县隶属,辖盐川镇,原有赤觜镇,后废。安西县辖熟羊、来远、永宁、南川四寨,来远寨原为镇,南川寨旧有平西、宁远二寨及南三岔堡。

会州(治今甘肃靖远县东北),宋熙河路属州,旧名汝遮。辖县一、寨二、关一。保川县(今靖远县南),辖平西、通安二寨,会安关旧为会宁关。

河州(治今甘肃临夏市东北),宋熙河路属州,安乡郡,金皇统二年(1142年)升为防御,贞四年(1216年)十月升为节镇,为平西军。辖县二、城一、寨三、镇一。罕县(今甘肃临夏市东北),金朝初期废,贞元二年(1154年)复置。宁河县(今甘肃和政县),辖积庆镇、安乡关城,南川、通会关、定羌城三寨。

四、金朝对秦陇的经营

地处陕西沿边的秦陇一带,与西夏相邻,自元昊犯陕西沿边以来,骨肉离散,田园荡尽。在金人占领之前,已是一片残破景象。金军攻占西北五路的战争,更使秦陇深受战争的摧残,使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,经济凋敝,满目疮痍。金朝奄有秦陇地区后,采取诸多措施,加强对秦陇的经营治理。

(一)发展经济

1.赈灾免税,与民休息

在甘肃遭受自然灾害时,金政府赈灾济民。金熙宗天眷三年(1140年),陕西大旱,饿死者十之七八,金熙宗下令招抚陕西五路。此时,任京兆、延、环庆三路经济使的傅慎微,“募民入粟,得二十余万石,立养济院饲饿者”,使众多灾民得以生存。皇统二年(1142年)二月,熙河路饥荒,金朝赈熙河路。皇统四年(1144年),因陕西等地发生饥荒,致使百姓四处流落,甚至典雇为驱口。熙宗下诏:“官以绢赎为良,丁男三疋,妇人幼小二疋。”金世宗大定十二年(1172年)正月,因水旱灾害,免中都、西京、南京、河北、河东、山东、陕西等地去年租税。大定十六年(1176年),中都、河北、山东、陕西、河东、辽东等十路遭遇旱、蝗虫灾害,第二年三月,金朝诏令免这十路租税。大定十八年(1178年)正月,又下诏令,连续免去这十路前年被灾租税。大定十九年(1179年)秋,中都、西京、河北、山东、河东、陕西等地因“水旱伤民田十三万七千七百余顷”,诏蠲其租税。大定二十年(1180年)三月,以中都、西京、河北、山东、陕西路前线被灾,又诏免其租税。金章宗明昌四年(1193年)四月,赈济河州饥荒。泰和八年(1208年)五月,以宋谋和,诏天下,免河南、山东、陕西六路当年夏税。金宣宗贞四年(1216年)三月,免陕西逃户租。金政府的赈灾免税,使系陕西五路的甘肃深受其利。

金朝初期,“关、陕以西,初去兵革,百姓多失业”。徒单合喜在平凉、临洮任职期间,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,民多还归。金正大元年(1224年)正月,金哀宗因“年谷丰登”,于是诏令有司:“给道里费,纵之本土。”因赵炳文、杨云翼等言“陕西民方疲敝,未堪力役”,于是遂止。大定(1161-1189)年初,庞迪任临洮尹时,“以省事惜费,安静为政”,深得人心。明昌六年(1195年)二月,金朝下诏罢括陕西之地,这就避免百姓失去土地,能够在自己有限的土地上从事生产劳动。

2.招集流亡,兴修水利

在金朝对宋的长期征战中,关陕地区深受战争影响,经济残破,人民流亡,劳动力减少。金朝占领西北地区后,为了恢复经济,发展生产,是招集流亡,聚集劳力。正隆(1156-1160)年间,南下攻宋战争结束后,金世宗即采取让士兵解甲归田的措施。大定二年(1162年)正月,诏令“河北、山东、陕西等路征南步军并放还家”。其次,三月,又下诏“河南、陕西、山东,昨因捕贼,良民被掳为贼者,正之”。大定三年(1163年)十二月,诏“流民未复业,增限招诱”。金章宗泰和四年(1204年)十二月,诏令“陕西、河南饥民所鬻男女,官为赎之”。这就使大量劳动力能够从事农业生产。即便在金朝末期,正大六年(1229年),完颜仲德在巩州地区仍招集流亡数万人,从事生产,使这里成为一方小康之地。

金天眷元年(1138年),当时关陇地区发生严重的自然灾害,流民四集。时任临洮尹兼熙秦路兵马都总管的庞迪“开渠溉田,流民利其食,居民藉其力,”。鲁庸为定平(今甘肃宁县东南)县令时,曾治理原有的旧渠堰,引泾水溉田,民赖其利。

3.设置榷场,进行贸易

金代的秦陇地区,西与夏国相接,南与陇南地区为邻,因此,秦陇地区的商业贸易主要是在沿边地区设置榷场,进行贸易,并与陇南地区的吐蕃部族进行市马交易。

秦陇境内榷场的兴废与宋、夏关系的战和有密切关系,宋界各榷场因伐宋皆罢,后又均得以恢复。金皇统二年(1142年)五月,许宋人之请,在金宋边界设置榷场。正隆(1156-1160)年间,由于金主完颜亮南下攻宋,正隆四年(1159年)正月,关闭了凤翔、唐、邓、颍、蔡、巩、洮、胶西诸榷场,甘肃境内巩、洮二州榷场也被关闭,只在泗州(治今安徽泗县)设置榷场。金世宗即位后,在大定四年(1164年),复置泗、寿、蔡、唐、邓、颍、密、凤翔、秦、巩、洮诸场。禁“秦州场不得卖米面及羊豕之腊、并可作军器之物入外界”。大定十七年(1177年)二月,罢西部沿边兰州、保安、绥德三场,在环州置一场。秦州西子城榷场贸易数额大,大定(1161-1189)间,岁获三万三千六百五十六贯。承安元年(1196年),岁获一十二万二千零九十九贯。承安二年(1197年),兰州榷场重新恢复。泰和八年(1208年)八月,因与宋和,宋人请如旧设置,遂在唐、邓、寿、泗、息州及秦、凤之地恢复榷场。金宣宗贞元年(1213年),秦州榷场被宋人焚毁,第二年,陕西安抚副使乌古论兖州重新开设,岁所获以十数万计。

秦陇历来盛产良马,是北宋的招马、市马之地。南宋初,吴、吴扼守四川时,曾在军中“自置互市于宕昌,以来羌马”,于是西路骑兵便称雄天下。南宋政府为了发展骑兵,也曾遣派官员赵彦博到宕昌(治今甘肃宕昌县)买马。显然陇南地区也是一个重要的市马之处。金宣宗议论马政时,曾对术虎高琪说:“往岁市马西夏,今肯市否?”术虎高琪回答说:“木波畜马甚多,市之可得,括缘边部落马,亦不少矣。”显然,金朝也将这里视为招马、市马之地,继续在这里市马。贞元年(1213年)十月,遣官市木波、西羌马。

(二)增强防御

金朝在边境屯兵驻守,甘肃地区成为重要的屯兵之地。据《金史》卷44《兵志》载:“凡边境置兵之州三十八,凤翔、延安、邓、巩、熙、泗、颍、蔡、陇、秦、河、海、寿、唐、商、洮、兰、会、积石、镇戎、保安、绥德、保德、环、葭、、宁边、东胜、净、庆、来远、桓、昌、曷懒、婆速、蒲与、恤品、胡里改,置于要州者十一,南京、东京、益都、京兆、太原、临洮、临潢、丰、泰、抚、盖。”在全国38个屯兵之州中,甘肃境内的就有巩、熙、秦、河、洮、兰、会、环、庆与积石州,置于要州者有临洮。由于甘肃与西夏、南宋相邻,为了加强边防,必然成为金朝的重要屯兵之地。

金朝也在甘肃境内要冲之地,筑城防御。大定十年(1170年)四月,在德顺州(治今甘肃静宁县)兴建营房安置屯军。平凉控制西陲,实为要地,金政府选任有“才谋、有宿望、善将兵”的女鲁欢屯兵平凉,加强防御。正大七年(1230年)正月,庆阳围解后,有“九十七万”防城军,“秋聚春放,依古务农讲武之义”,令防庆阳府城。

五、秦陇屯田

(一)屯田缘由

金朝在西北地区的屯田自金太宗天会十五年(1137年)开始,止于金哀宗天兴三年(1234年)。金天会十二年(1134年、宋绍兴四年),金军在仙人关(今甘肃徽县南)惨败后,金将萨里罕留屯凤翔(今陕西凤翔县),伺机再战,于是“授甲士田,为久留计”。这是金朝在西北屯田的最早记载。金朝在西北地区屯田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。

一是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统治。金灭北宋后,占领了黄河以北的广大地区,废刘豫后,“虑中州有怀二三之意,始置屯田军”。显然,屯田的一个重要目的,是为了加强对北方及西北地区汉人的统治,于是女真统治者将自己的猛安谋克户迁徙到山东、河北、河南、陕西一带,计口授田,进行屯种,名曰“屯田军”。

二是为了兵食交足,屯田养兵。《金史》卷47《食货二》载金朝大臣上奏:“自古用兵,且耕且战,是以兵食交足。今诸帅分兵不啻百万,一充军伍咸仰于官,至于妇子居家安坐待哺,盖不知屯田为经久之计也。愿下明诏,令诸帅府各以其军耕耨,亦以逸待劳之策也。诏从之。”金时,屯驻在甘肃的军队多为河北、山西失业之人,“其家属仰给县官,每患不足”,而“州之戍兵艰于馈运,亦合依上屯田,以免转输之费”。显然,金朝统治者实行屯田,也是为了部分解决当地驻军的兵饷粮运问题。

三是为了巩固西北边防。甘肃地区与西夏相邻,这一地区部族众多,北宋时期,就依靠众多弓箭手防御西夏。入金后,自延至积石一带,虽多沟坂,无大河高山为屏蔽,仅恃弓箭手以御夏,弓箭手“皆刚猛善斗,熟于地利,夏人畏之”。如将他们徙至别地,夏人便“即时犯边”。由于这一带弓箭手“人情乐土,且耕且战,缓急将自奋”,故“夏人畏之”。如果实行屯田,则可备御一方。金朝占领西北地区后,也重视西北沿边且耕且战的弓箭手,使其成为金朝加强边防、防御西夏的一支劲旅。

鉴于以上因素,金朝为了在对宋、夏战争中获胜,巩固西北边防,解决兵饷粮运问题,必然采取中原王朝传统的屯田措施。

(二)屯田分布

金朝为了对新占领地区进行有效的统治,金熙宗皇统(1141-1148)年间将大量的猛安谋克户迁徙到“燕山之南,淮陇之北”,与中原百姓杂处,计口授田,进行屯种。据《大金国志?屯田》记载:“今屯田去处,大名府、山东、河北、两关诸路皆有之。”这里“两关诸路”就是指函谷关、潼关以西的京兆府路、凤翔路、庆原路、临洮路等。大安三年(1211年),“征陕西屯田军卫中都,以(卢)庸签三司事,主兵食。至潞州,放还屯田军”。征“调陕西屯田军”,说明西北地区有猛安谋克户屯田。系庆原、临洮二路管辖的秦陇自然也是金朝的屯田分布地区。

金朝时期,在秦陇境内的屯田主要分布在镇戎州(治今宁夏固原市)、巩州(治今甘肃陇西县)、泾州(治今甘肃泾川县北)、原州(治今甘肃镇原县)以及金、夏、宋沿边地区。

金朝镇戎州辖区包括今宁夏及甘肃的一部分。镇戎州赤沟川一带东西四十里,地无险阻,当夏人往来之冲,土壤肥沃,平衍,是理想的屯田地区。

金朝哀宗时期,陕西各州县因屡遭蒙古进攻而残破。金正大六年(1229年),完颜仲德移知巩昌府(治今甘肃陇西县),兼行总帅府事。为了及时恢复生产,有效地抵御蒙古的进攻,完颜仲德招集散亡,得军数万,依山为栅,屯田积谷,使巩州地区“独得小康,号令明肃,至路不拾遗”,屯田效果显著。

泾、原州的屯田,在刘豫伪齐统治时就存在。伪齐建立不久,刘豫召见赵□,并任命赵□为提举泾原路弓箭手,说明泾州、原州地区在伪齐建立时,就已着手兴办屯田,这里的弓箭手屯田沿袭泾原路屯田。除泾、原州以外,在金、夏、宋沿边地区,均分布有屯田区。如临洮府、德顺州、秦州、巩州等地,皆有屯田址地,各置弓箭手四千人,临洮路蕃汉弓箭手常年散居边陲,他们平时生产,战时出征。

六、秦陇境内的民族关系

(一)招抚吐蕃部族

金朝、南宋统治时期,黄河以南、洮水以西的河、洮、岷、叠、阶等地及积石军的东、南部,吐蕃部族众多。文献记载说:“洮、岷蕃族繁盛”,仅古叠州就有四十三族、十三城、三十余万户,阶、岷、叠、宕一带散居着吐蕃十八族。金朝对这一地区的吐蕃部族实行招抚政策,于是诸多部族纷纷归附,巩固了金朝在甘肃的统治。

1.鲁黎族青宜可内属

北宋时,鲁黎族就已居住、活动在叠州一带,其居地“东邻宕昌,北接临洮、积石,南行十日至笋竹大山,盖蛮境也。西行四十日至河外”。北宋大观二年(1108年)四月二十三日,童贯遣统制官辛叔献、冯等统大军“自岷州入洮州南境,逼鲁黎诸族,其首领结毡迎拒官军”。至其首领冷京时,已占据古叠州,拥有四十三族、十四城、三十余万户,成为叠州大族。冷京卒后,其子耳骨延嗣位,势力强大,宋朝不能控制,于是实行羁縻政策,授以官爵。传至六世,至青宜可时,鲁黎族发展得更为强盛,“劲勇得众,以宋政令不常,有改事中国之意”。此时,曹佛留为洮州刺史,他材武智略双全,能结好吐蕃各部。青宜可畏慕曹佛留,呼其为父,要求举族内附。但金朝以宋有盟不许,只是厚赐金帛安抚。

金明昌(1190-1195)年间,吐蕃发生变乱,属羌已彪杀地方官员起事。这时完颜纲奉诏与曹佛留商议平息变乱之事,于是召青宜可与官军合兵击破已彪。后曹佛留迁同知临洮尹,兼洮州刺史,其子曹普贤为洮州管内巡检使。完颜纲屡以事至洮州,曹佛留每次都对完颜纲说“青宜可愿内属”,完颜纲屡奏,但因时机不成熟,金主“终不纳”。后完颜纲部署陕西时,金主“密敕经略西事”。此时曹佛留已死,其子曹普贤为怀羌巡检使。完颜纲至洮州,火速召见普贤,授其摄同知洮州事,对青宜可进行招抚。

吐蕃是以部落的形式聚族而居,部落有大小强弱之别,“虽各有鞍甲,而无魁首统摄,并皆散漫山川”。部落内部有较强的凝聚力,而各部落之间,“其俗多有世仇,不相来往,遇有战斗,则同恶相济,传箭相率,其从如流”。“传箭”成为吐蕃在彼此隔绝的情况下,进行联系的一种简便易行而且独特的方式。曹普贤用吐蕃所特有的“传箭”方式进行联系,“传箭入羌中”。青宜可见箭后大喜,率其属下诸部长,籍其境土人民,举族请内属。完颜纲奏报青宜可内属之事后,金主授青宜可为叠州副都总管,加广威将军,并下诏曰:“卿统有部人,世为雄长,向风慕义,背伪归朝,愿效纯诚,恒输忠力,缅怀嘉瞩,式厚褒旌。览卿进上所受伪牌,朝廷之驭诸蕃固无此例,欲使卿有以镇抚部族,增重观望,是以特加改命,赐金牌一、银牌二,到可祗承,服我新恩,永为藩卫。”青宜可内属金朝后,金朝又诏令完颜纲“今汝勿以青宜可兵势重大,卑屈失礼,亦勿以蕃部而藐视之”。这充分反映金朝对青宜可归附的重视。

2.葩俄、黎、突门等族内附

葩俄族原居地在廓州(治今青海化隆县),是吐蕃大族。《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》卷23载:“崇宁三年,廓州招到大首领洛施军令结并葩俄族阿撒四等计一千余人,管户二十万。”后有一部分迁至兰州。

黎族系吐蕃大族,有五部,宋金时期一直居住在临洮。章罗、谒兰冬、铎精三族在北宋河州境内,金时均为积石州(治今青海贵德县)吐蕃部族。金宣宗贞三年(1215年),金枢密使仆散端遣纳兰伴僧招谕“临洮黎五族都管青觉儿、积石州章罗、谒兰冬及铎精族都管阿令结、兰州葩俄族都管汪三郎等,皆相继内附”。葩俄族都总管汪三郎不仅率其蕃户归附金朝,并进献羊千只。金朝接纳,并优给其值,赐汪三郎姓完颜,后成为西部名将。

突门族是金时临洮吐蕃大族,系北宋时居住在古渭州(治今甘肃陇西县)的吐蕃青唐族俞龙珂(包顺)的后裔。大多在河、岷地区,金朝占领陕西后附金。其首领乌古论长寿(?―1218年)本姓包,袭父包永部族都管。泰和(1201-1208)年间攻宋,任绯翮翅军千户,取□穰寨及州、宕昌、辛城子,以功进官二阶。金贞元年(1213年),夏人攻会州,因战有功,升都统,兼充安定、定西、保川、西宁军马都弹压。因战功遥授同知陇州防御事,世袭本族都巡检。贞三年(1215年)九月,赐姓乌古论,于是包长寿即乌古论长寿。

金朝对葩俄、黎、章罗、谒兰冬、铎精等族的招抚与突门等族的归附,有利于甘肃地区的稳定与民族的融合。

3.平息吐蕃木波部变乱

金朝统治时期,木波成为吐蕃大部,居地在洮水之西,位于陇逋族与庞拜族之间,其辖地广阔。临洮地区西与吐蕃为邻,长期以来,吐蕃木波部与汉族人民错居杂处。金朝“边将贪暴”,实行民族压迫政策,对吐蕃人民进行残酷的压迫与剥削,木波部民不堪忍受,“遂相率为寇掠”,被迫进行反抗,因而这一地区民族矛盾尖锐。海陵王完颜亮在位期间,曾将仆散忠义召至京师授命说:“洮河地接吐蕃、木波,异时剽害良民,州县不能制。汝宿将,故以命汝。”授其为临洮尹、兼熙秦路兵马都总管,经营这一地区,安抚吐蕃。继而又遣同知临洮尹杨仲武前去治理临洮。

杨仲武(?―1163),字德威,保安(今陕西志丹县)人。父亲杨遇,勇敢善战,闻名关西,曾任宥州(治今陕西靖边县西)团练使。北宋末,杨仲武谒经略使王庶,,得到赏识,任用为先锋。宋建炎二年(1128年),金将娄室率军入关,杨仲武与延路兵马都监郑建充皆降金。杨仲武以后在西北地区任职,累官环庆路兵马都监、知宁州(治今甘肃宁县)、同知临洮尹、同知河中府(治今山西永济县西)、陕西西路转运使等。面对洮西地区严重的民族变乱,杨仲武在危急时刻,亲自前往临洮,处理民族矛盾,整顿吏治,严惩侵扰压榨吐蕃部民的贪官污吏,然后带领数名随从奔赴木波族居地,安抚木波部民,同时又进行劝谕,讲清利害关系,晓以祸福,羌人喜悦,寇掠平息。由于杨仲武的妥善处置,才没有酿成更大的民族纠纷。

变乱平息后,由于边将的暴虐,木波部又聚众发动反抗,攻掠熙、河地区。熙河主帅派人告谕木波族,要求他们撤回,木波部民要求杨仲武前来,才肯罢兵撤回。于是金国主诏令杨仲武再次前去处理。当时木波部民皆以为杨仲武不可能再来,及杨仲武再次来到,“与其酋帅相见,责以负约”。木波回答说:“边将苦我,今之来,求诉于上官耳。今幸见公,愿终身不复犯塞。”并且举酒酹天,折箭为誓。杨仲武也遵照吐蕃的习俗举酒饮之,并说:“当更为汝请,若复背约,必用兵矣。”与吐蕃木波部再次订立结好盟约。

杨仲武二次赴木波居地平息变乱,尊重吐蕃人民习俗,与吐蕃人民结好,妥善解决了民族矛盾,这对于稳定西北地区社会秩序,维护民族团结起了积极作用。

4.结什角附金

结什角(?―1169),系河湟吐蕃首领厮后裔。厮去世后,其三子各领其地,政权衰弱。厮长子瞎毡之子巴毡角始附宋,赐姓赵,名醇忠(一说名顺忠)。醇(顺)忠子永吉,永吉子世昌,皆受宋官爵,为左武大夫,遥领莱州防御使,世袭把羊族酋长。金朝占据陕西后,世昌改授忠翊校尉。不久吐蕃部族内乱,世昌被鬼芦族长京臧所杀,金朝“遣兵执京臧,斩之临洮市,以世昌子铁哥为把羊族都管”。金大定四年(1164年、宋隆兴二年),宋兵攻破洮州(治今甘肃临潭县),铁哥弟结什角与其母到乔家族避难。“乔家族首领播逋与邻族木波、陇逋、庞拜、丙离四族耆老大僧等立结什角为木波四族长,号曰‘王子’”。其地“北接洮州、积石军。其南陇逋族,南限大山,八百余里不通人行。东南与叠州羌接。其西丙离族,西与卢甘羌接。其北庞拜族,与西夏容鲁族接”。结什角感念金朝为其父报仇,“欲弃四族归朝,四族不许”,结什角常欲归附。大定五年(1165年)二月,金朝边将移剌成至临洮,使人招谕结什角,于是结什角率木波、丙离、陇逋、庞拜四族举地附金,献马百匹,仍要求每年贡马。

金天会(1123-1137)年间,金夏议和后,金曾下诏以旧积石地与夏国,夏人谓之祁安城。此地有吐蕃吹折、密臧、陇逋、庞拜四部族,合称为庄浪四族。他们虽属夏国,但叛服不定。西夏权臣任得敬曾遣人向金世宗奏告庄浪族反叛,请兴兵翦除。金世宗不知这二族旧属夏国,“以将检会其地旧所隶属,毋擅出兵”为由不许。金大定六年(1166年、夏天盛十八年)十月,西夏权臣任得敬遣兵攻灭吹折、密臧二族,“悉掳其资财、人、畜”。二族被灭后,庄浪四族中的陇逋、庞拜二族恐惧,于是率部投靠结什角,并向金每年进马、驼百匹,金朝也不断遣官员抚绥,赏赐加重。此时,结什角母居于庄浪族中。金大定九年(1169年、夏天盛二十一年)四月,结什角赴庄浪族探母,夏人伺知后,遂出兵围攻结什角,欲招降。结什角不从,率所部奋战,突围而出,但被夏人砍断其臂,身受重伤,部众也多散亡,结什角母也被夏人掳去。不久,结什角伤重而亡,其临死前遗言,请金朝复立乔家族首领。

结什角被袭杀后,任得敬发兵四万,役夫三万,修筑祁安城,“增广其制”。在金朝遣使视察后,命在熙秦邻近宋、夏处增兵防守,这实质上是对任得敬的防备。随着西夏权臣任得敬权势的显赫,阴谋篡位,欲以西夏国主仁孝处瓜、沙,自己据灵、夏之地,并进而要求“分国之西南路及灵州罗庞岭”自立。此时的夏国主仁孝已不能遏制,竟遣使赴金为任得敬求封册。此时,金世宗已清醒地认识到“有国之主,岂肯无故分国与人,此必权臣迫夺,非夏王本意”,并以宗主国身份考虑到“夏国称藩已久,一旦迫于贼臣,朕为四海主,宁容此耶?”主张以兵诛杀。当任得敬攻破吹折、密臧二族,袭杀与金结好的吐蕃首领结什角时,实际上就已与金有隙,而他欲篡夏国主仁孝以自立,进一步损害了金对夏之宗主国的地位。正因为这深层的复杂原因,在夏国面临分裂的紧要关头,正是金朝的大力支持,才使夏仁宗设计将任得敬及其同党处死,使夏国转危为安。

(二)秦陇地区的金夏关系

夏仁宗仁孝执政时期,由女真族建立的金国蓬勃兴起,并进而南下攻灭宋朝。金人占领西北地区后,与西夏境地相邻。西夏仁孝为保住自己一国之主的统治地位和夏国的安全,采取了附金的外交政策。在金夏关系大背景影响下,在秦陇这一局部地区,西夏与金朝既有友好往来,也不断发生争斗。

1.金夏友好往来

早在金天会元年(1123年、夏崇宗元德五年)以前,西夏与辽国一直保持友好关系。在辽国行将灭亡时,夏崇宗乾顺依然声称奉辽“主之命,军州及土地、人民权令守护”,公开表明对辽国的支持。金太祖遣完颜宗望赴阴山与夏国议和,并对西夏援辽抗金的举动予以宽容与谅解。金天会二年(1124年、夏崇宗元德六年),夏接受金的议和条件,向金进誓表,并表示愿以事辽之旧例向金称臣,金则将“下寨以北,阴山以南、乙室耶刮部吐禄泺之西”大片土地割赐给西夏。从此,金夏两国便正式建立了以君臣相称的政治关系。

夏仁宗即位后,继续奉行其父制定的睦邻友好政策。这一时期,是金夏关系最为稳定、健康发展时期,金向西夏展开大规模的榷场贸易。金天会十二年(1134年、夏正德八年)及天眷元年(1138年、夏大德四年),夏崇宗乾顺曾请金于陕西诸地置榷场通市,金一直未允。夏大庆二年(1141年、金皇统元年)正月,夏遣使至金贺正旦、贺万寿节,西夏乘此“请置榷场”,于是金熙宗允许在兰州、保安(治今陕西志丹县)、绥德(治今陕西绥德县)三处设置。尔后,又继续在陕西沿边诸州置场,共有东胜、净、环、庆、兰、绥德、保安等州及来远军诸处。

夏仁宗仁孝长子纯即位后,继续奉行其父仁孝时期的外交政策,夏金保持友好和睦的交往。纯时期,除沿用贡使贸易外,又争取复开了保安、兰州榷场。榷场贸易是夏金贸易的主要形式,地点主要设在东胜(治今内蒙古托克托县西城关镇)、环州、兰州、保安、绥德五处。由于西夏在榷场输出的物品主要是来自西域的珠玉、硇砂、香料与西夏特产的柴胡、苁蓉、大黄等中药材以及马、羊、驼等畜产品,而金国输出的是绢帛、铁器、瓷器、纸张、书籍及其他日常用品,这种贸易曾引起金国的不满。金大定十二年(1172年、夏乾三年),金国主以“夏国以珠玉易我丝帛,是以无用易我有用”为由,减罢保安、兰州榷场。金大定十七年(1177年、夏乾八年),夏国主仁孝曾表请复置,金以“保安、兰州地无丝”为由不许。金大定二十一年(1181年、夏乾十二年),仁孝再次上表请复置,金又以“保安、兰州无所产,而且税少”为借口,再次予以拒绝。金承安二年(1197年、夏天庆四年)九月,夏国主纯遣使赴金国贺天寿节,并再次奏告请复榷场事,金章宗“以夏使朝辞,诏答许复保安、兰州榷场”。至此,恢复了封闭25年之久的两处贸易市场。从榷场的设置充分显示出,环、庆、兰州等沿边地区成为西夏设置榷场的重要地点,也是西夏与金国之间经济上互通有无、友好交往的重要表现。

2.金夏战争

(1)金朝前、中期的金夏战争

金朝前、中期,金夏之间因种种原因,有过摩擦与争斗。金天会五年(1127年、夏正德元年)三月,金单方面与夏、楚划定边界,楚废齐立,金又单方面给夏、齐划界。夏国对金的划界规定并不承认。金天会十年(1132年、夏正德六年),夏向金请环、庆二州。金天会十一年(1133年、夏正德七年),夏攻金怀德城。金天会十四年(1136年、夏大德二年),夏又连续攻取金之乐州、西宁州,金天会十五年(1137年、夏大德三年)九月,并向金“乞河外诸州”,金国以“积石、乐、廓三州与之”。据《金中杂书》载:“今年(按:金废刘豫时,为天会十五年,1137年)正月间,陕西帅司申报夏国大军压境,并密封夏国榜来。时四太子方在东京,虑腹背受敌,几乎失措,大急,先发割界文字前往陕西,方解此事。”显然金国为缓和金夏之间日益尖锐的矛盾,不得不多次割地予夏。这一系列发生在甘肃、青海地区的事件,导致了一连串的武装冲突,给刚建立的金夏关系蒙上一层浓厚的阴影。

在夏主完颜亮执政初期,金夏关系尚未破裂,然而完颜亮仗恃金朝的强大,制定了不合时宜的侵宋决策,决定平宋之后,以兵由陕西定夏国。宋绍兴三十一年(1161年、西夏天盛十三年),由于西夏“怨金叛盟,夺其所予地”,于是西夏两次主动遣使赴宋,沟通已中断多年的夏宋联系。当宋将吴遣使檄夏国书要求合兵攻金时,西夏一反原先“终不报”的态度,而是积极回书响应。在回吴的信中说:“尔众士既造于南土,我小国当应于西偏……誓将灭其众而犁其庭,相与寝其皮而食其肉。”从这封夏国文书中,我们可以看出西夏对金之怨恨,要与宋联合,以实际行动投入对金战争。正如《金史?西夏传》所载:“正隆末伐宋,宋人入秦、陇,夏亦乘隙攻取荡羌、通峡、九羊、会川等城寨。”金大定二年(1162年、西夏天盛十四年)三月,西夏乘金兵攻宋之隙,“夏人二千余骑至菜园川俘掠,又二百余骑寇马家”。

(2)金朝后期的金夏战争

金朝后期,金夏之间战争频繁。金卫绍王永济即位后,夏国主安全遣使向金求援,金拒绝出兵援助,致使金夏双方矛盾激化,终于爆发了一场长达十余年之久的战争。从夏皇建元年至夏光定十二年(1210-1222)期间,夏对金的军事进攻一直未停,夏对金进行疯狂的报复,金陕西边境州军城寨均遭到夏军的攻掠。

金大安二年(1210年、夏皇建元年)十一月,西夏侵金的泾(治今甘肃泾川县)、(治今陕西彬县)二州,围平凉府。金之庆阳、德顺、平凉皆为陕西重地,金人恃西为要塞。自夏兵屡至,诸州皆缮城积粟,团结士兵为备。夏国主遵顼闻蒙古兵直入中都,以兵万余扰、岐(治今陕西岐山县)。金陕西安抚使檄同知转运使韩玉募兵万人赴援,夏兵不能胜。时遵顼遣兵围平凉,闻韩玉引兵至北原(又名积石原,在今陕西眉县西北渭河北岸),疑金军大至,遂解围。

金至宁元年(1213年、夏光定三年)六月,夏侵金保安州,攻破后,杀州刺史,然后又围庆阳府,杀同知府事等官,知庆阳府蒲察郑留出兵力战,夏人遂退归。十一月,夏国主遵顼知金主永济被弑,国中大乱,于是乘机出兵突攻会州(治今甘肃靖远县北)。金都统徒单丑儿率军拒战于窄土峡,副都统乌古论长寿先登陷阵,夏人不能抵挡,走东关堡,再战复败。十二月,遵顼率骑兵数万攻破巩州,执节度使夹谷守中至平凉城下劝降,被杀于平凉城下。平凉守城按察副使卢庸登城拒战,矢尽,募人取夏兵所射城上箭以济,夏军不能攻克。

金贞二年(1214年,夏光定四年)八月,西夏攻金庆阳府(治今甘肃庆阳市西峰区)、原(治今甘肃镇原县)、延安(今陕西延安市)诸州。十一月,兰州僧人程陈僧聚众叛,败金人于龛谷(今甘肃榆中县南20里小康营),遣伪统制董九招西关堡都统王狗儿。王狗儿杀董九,起兵抗拒,程陈僧要求西夏支援,于是夏国主遵顼遣兵三千援助。

金贞三年(1215年、夏光定五年)正月,夏国主遵顼遣兵攻环州(治今甘肃环县),并进而围积石,被金都统姜伯通所拒,不克而还。二月,又破安乡关,金都统曹记僧、万户忽三十抵御,不得进,于是转攻环州,被金刺史乌古论延寿等率军击败于环州境内。九月,金主遣河州提辖曹记僧、通远军节度使完颜狗儿讨程陈僧,以绝内援。遵顼出兵救援,与金军激战,互有胜负。已尔,西夏以轻兵袭西关堡(今甘肃兰州市西20里),围第五将城,与金万户杨再兴相持数日而解。十月,西夏又集合右厢精兵八万围临洮府,金陕西宣抚副使完颜胡失剌来援,夏兵伏渭源(治今甘肃渭源县),胡失剌兵败被俘,临洮被西夏攻破。后金将陀满胡土门又修复临洮城,陈僧遣使请攻,遵顼遣兵数万,合陈僧兵复围临洮,扼渭源堡(今甘肃渭源县),半月内外不通,城中粮食不支,人心不稳。陀满胡土门以忠义勉励军民,人心振奋,并且杀城中给西夏做内应者二十人。夏军又攻熟羊寨(今甘肃陇西县西北40里),围定羌州(应为定羌城,今甘肃临夏广河县),皆被金军击败。五月,西夏遣兵于来羌城(今甘肃临夏县东北)界河修桥,以通兵路,被金军元帅右都监完颜赛不遣兵焚毁。十一月,夏主遵顼复遣兵四万围金之定西(今甘肃定西县南27里),被金军击败,夏兵被斩首者二千余级,失马八百匹,器械无数。

金兴定元年(1217年、夏光定七年)正月,西夏随蒙古攻金,途经宁州(治今甘肃宁县),被庆阳总管庆山奴伏兵邀击。兰州地当金、夏之冲,金水军千户李平苦金军提控贪暴,杀之叛金。遣使至夏,陈可取状。六月,夏国主遵顼令兵应援。十月,金人伐宋,金军五千出巩州(治今甘肃陇西县),至盐井故城,夏兵三百据其地,金军袭击尽歼。金兴定二年(1218年、夏光定八年)七月,西夏又发兵攻龛谷寨(今甘肃榆中县南20里处小康营),被金提控夹谷瑞率副将赵仿击败而还。夏国与质孤堡(今甘肃兰州市东50里)接壤,夏国主遵顼“遣兵久屯其地以窥龛谷”,十一月,金夹谷瑞在质孤堡潜兵击败西夏。

金兴定四年(1220年、夏光定十年)二月,遵顼以兵围镇戎军(治今宁夏固原市),数日得以解围。八月,夏国主遵顼又遣兵万众围会州,破城后,擒郭禄大,守将乌古论世显降,关右大震。金主命陕西行省与夏国议和,遵顼不从,又以兵三万复犯龛谷,被夹谷瑞击退后,乃从高峰镇进围定西,环城为栅,并执乌古论世显劝降,其兄乌古论长寿不顾,偕刺史爱申阿失剌、提控温敦永昌分兵出战,夏军退走,失兵马器仗甚众。九月,夏兵略绥平寨、安定堡后,进攻西宁(治今甘肃会宁县东30里张城堡),金行元帅府事赤盏合喜发兵救援未至,夏人移兵临洮,乌古论长寿先伏兵五千于定西险要之地,夏兵迎战不利,时逢西宁已被夏军攻破,于是并攻定西。乌古论长寿乘城拒战,矢石如雨,夏兵死者数千,受伤者众,于是解定西之围。夏大将你思丁、兀名二人献计说:“巩州,帅府所在。破巩州,则临洮、积石、河、洮诸城不攻自下。”西夏主遵顼遣枢密使宁子宁、嵬名公辅率兵二十万攻巩州。赤盏合喜遣兵拒敌,一日十余战,夏兵退回南冈。不久,又以精骑三万围城,赤盏合喜出城奋战,夏兵败退,副将刘押、甲玉等被擒。宁子宁遣使入四川约宋出兵合击金。但合攻不成,杀伤者万计,遂焚攻具,拔寨自安远寨(今甘肃甘谷县北安远乡)退师。赤盏合喜预先在要地设伏邀击,夏兵死伤惨重。

金兴定五年(1221年、夏光定十一年)二月,金人议取会州,但兵未发,夏人已从会州入境,陕西行省元帅白撒设伏险要以拒,延元帅府亦伺便出兵缀于后,夏兵不敢进,旁攻搜嵬堡,被宁远节度夹谷海寿击败。十二月,夏国发兵数十万,分三道攻龛谷寨及定西、积石诸州,“金之边境悉为残破”。

金元光元年(1222年、夏光定十二年)九月,西夏攻金德顺城,破城后,大掠宁安寨(今宁夏西吉县西北白城子乡上白城子)与神林(今甘肃静宁县东北)诸堡。

从夏皇建元年至夏光定十二年(1210-1222),夏对金的军事进攻一直未停,金陕西边境州军城寨均遭到夏军的攻掠。正如吴广成所言:“夏自安全衔失援之憾,构怨于金,遵顼继之。平凉、巩、会间无岁不扰。”在这场长达十余年的战争中,秦陇地区作为夏金之间纷争的重要场所,饱受战争的祸害,经济发展受到影响。

日本打一针干细胞多少钱

nk干细胞有副作用吗

北京301医院细胞免疫治疗